支架型钢与普通钢结构相比还有很多特殊情况,例如,冷弯效应、板件的局部屈曲和超屈曲及材质要求等,因此,这类结构还有许多技术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。我国支架型钢行业在技术装备方面借助了国外很多技术经验,但没有自己的品牌,没有自己的科技创新,也没有完整的产品体系。很多新技术成果尚在孵化阶段,缺乏经验,有待于完善和提高。
经济发展的基本标志是城市化,中国城市化促进了支架型钢产业的大发展。中国的支架型钢产业起步晚,但是发展快。这些新兴的支架型钢产业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最快,城市化程度最高的长三角,珠三角和环渤海湾,三大城市圈的发展孕育了三大支架型钢产业圈,发展成了产值超千亿的支柱产业。支架型钢产业在东部发达地区正在加快进入建筑,汽车,铁路,交通,电力等现代产业的“条条”,在中西部待开发地区正在加快进入城市化的块块。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支架型钢产业开始升级转型,产品由原来主要用于建筑的普通结构型材,升级转型为用于物流,电力、通讯、石油、化工、汽车、船舶等高精度,高钢级专用型材和新产品。
支架型钢还是中国市场化改革进程中解决劳动就业的重要平台。随着改革的进程,国企职工大量下岗,农民工进城,就业问题成为每个城市地方政府保证社会稳定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。新兴的支架型钢产业具有投资少,见效快,易操作,就业门槛低的特点,适合容纳大量的低端劳动力。在长三角,珠三角和环渤海湾,支架型钢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,几千家支架型钢中小民营企业吸收了大量下岗职工和进城民工,解决了百姓上百万个饭碗问题,为社会稳定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现阶段,我国技术创新主要还处在吸收、模仿和集成阶段,原始创新、自主创新的东西还很少。对基础研究、工艺研究重视不够。国产支架型钢设备简单,技术装备落后,机组装备不配套。现有的生产装备难以生产高品质和有特殊要求的产品。在钢铁行业不景气的背景下,支架型钢依旧保持了高速发展的趋势。钢铁行业出现全行业亏损。与此同时,支架型钢产业一枝独秀,继续保持高速发展趋势。这个趋势反映了支架型钢的市场正在加速扩大。